txt520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唐皇长孙李象笔趣阁 > 第202章 武德九年来了

第202章 武德九年来了

 热门推荐:
    武德九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个年轻人,在长江之尾画了一个圈。

    上海县!

    这个县,第一次出现在了大唐的版图之中。

    这个只属于朝廷管辖的县,级别已经是跟下州看齐了。

    而第一任县令则是刘仁轨。

    新年新气象,六部如今都已经在快速的运转起来。

    李承宗自然也没有闲着。

    除了正常的按照五年计划在发展各种事情,李承宗想来想去,    准备把上海搞起来。

    让大唐今后的海外贸易能够进入到一个新的台阶。

    不管是王玄策在负责的倭国海贸,还是如今规模还很小的南洋贸易。

    都可以说是潜力无限。

    再说了,上海这个地方有长江连接,可以沟通大唐大半个江山。

    不管是走运河、长江还是大海,都算是大有可为啊。

    捕鱼业、造船业、海贸,不说其他的,单单有这三个支柱产业,上海县就能快速的成为大唐各县的领头羊。

    将来哪怕是长安县和万年县,    也压不住上海县的风头。

    “师父,这上海县,不修建城墙吗?”

    东宫之中,刘仁轨正在聆听着李承宗的教诲。

    不过,李承宗说的发展上海县的事情,却是每一个都让刘仁轨感到惊讶。

    “上海四周的苏州、扬州、杭州都是江南富足之地,上海县现在一穷二白,要把钱财都用在刀刃上。

    现在着急忙慌的修建城墙,过个几年就会发现不够用了。

    然后继续扩大,又发现不够用。

    如此劳民伤财的事情,还是少做为妙。

    如果连上海县都没有安全保障,那么大唐江南地区的治理肯定就已经陷入到混乱之中了。

    所以至少在未来十年内,朕没有修建上海县城墙的计划。

    至于以后要不要修建,就看情况了。”

    李承宗本来想说上海以后都不会修建城墙。

    但是想了想,还是没有把话给说死。

    毕竟一座州县没有城墙的话,    现在的很多人都是不习惯的。

    等到以后大家都习惯了就好了。

    “师父,按照五年计划,    上海那边并没有造船作坊的修建计划,    也没有其他重要的扶持政策。

    那些商人不见得愿意去上海那边做生意呢。”

    对于李承宗把自己安排到上海县的事情,刘仁轨其实是有点不理解的。

    他哪里知道李承宗是想要让他有基层政府的治理经验,将来才能更好的坐稳大唐的宰相之位呀。

    “商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哪里有利润,他们就会朝着哪里全进。

    在上海县的头三年,各行各业都免税。

    朝廷还会给与上海县一些特别的政策,彻底的放开对商业的限制。

    那些商家哪怕是想要在上海大力的发展盐铁茶,官服都会保护他们不受威胁。

    并且你想过没有,上海县是一个新成立的县,那里没有太多勋贵世家的力量。

    到时候各地的人来到上海,就像是一张白纸一样,听从你这个上海县令的安排。

    朕相信上海很快就能发展起来的。”

    李承宗显然是想要把上海县当成是一个改革的试验地。

    大唐很大,要是步子走的太快,很容易出事的。

    但是让刘仁轨这个弟子出面搞一个县的改革,危险就非常小了。

    “师父,徒儿明白了,但是民部现在也是一穷二白,上海那边更是什么都没有。

    都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徒儿哪怕是再有本事,去到那里也没有办法发挥出来吧?”

    刘仁轨也很是鸡贼。

    关键时刻,自然是想要多搞一点资源过去。

    要不然迟迟做不出成绩出来,他就难看了。

    “这个事情很简单,朝廷现在不缺盐巴,你去上海之后,先组织渔民把捕鱼业发展起来,特别是鲸鱼,如果你能让人捕捉到大量的鲸鱼,那么上海很快就会发展起来。

    与此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商人下南洋。东西两市里头的各种香料的价格,你都是很清楚的。

    如果能够大量的将大唐的货物运输到南洋,然后再换回来一船船的香料,那么上海很快就会成为一个富裕的地方。”

    为了上海的发展,李承宗也算是在全力的给刘仁轨支招了。

    毕竟刘仁轨是李承宗的弟子这个事情,大家都是知道的。

    一旦刘仁轨去到上海县担任县令,朝中肯定会有无数的眼光盯着他的。

    “师父,那徒儿就先去安排安排,然后到时候有什么不懂的,再来请教您。”

    李承宗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刘仁轨自然不会那么不识趣了。

    ……

    “郑兄,你这刚刚回到长安城,就要再次下江南,莫非是得到了什么新的消息?”

    王文明跟郑海东是老熟人了。

    当初突厥人入侵的时候,他们都躲得远远的。

    听到突厥人被打退之后,才重新回到长安城。

    没想到回来之后,很多事情变了。

    “朝廷新设了上海县,这个事情你应该听说了吧?”

    “听说了,陛下还让刘仁轨去担任上海县的县令。好多人都觉得这个刘仁轨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了,要不然陛下怎么会把他发配去一个新成立的县衙当县令呢。”

    王文明这话,应该是代表了一批人的看法。

    毕竟作为天子门生,不说六部尚书,但是一个六部侍郎的位置,刘仁轨是绝对可以担任的。

    可是现在却是没有。

    哪怕是上海县的级别比较高,也不是六部侍郎可以比较的。

    至少现在的百官,是这么认为的。

    毕竟,他们谁也不知道上海县的前途到底有多广阔。

    “你觉得如果刘仁轨真的做错了什么事情的话,陛下会那么大费周章的去专门成立一个县去安置他吗?完全没有必要啊。”

    郑海东这么一说,王文明愣了一下。

    好像是很有道理啊。

    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内情?

    “郑兄,您就不要卖关子了,赶紧给兄弟为解解惑吧。”

    “我听说朝廷接下来要重点支持上海县的发展,不仅将作监会在那里修建一座巨大的造船作坊,还会在那里大力发展捕鱼业和海贸业。

    大唐钱庄和国税总局都会在那里开设分支机构的。”

    郑海东倒是没有对王文明隐瞒什么。

    到了他们这个级别,这些消息迟早都是知道的。

    两个人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了起来,然后有了新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