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txt > 第一百五十三章:三战三捷

第一百五十三章:三战三捷

 热门推荐:
    宫内有猫房,顾名思义,是朱由校设置来专门养猫的,因为这玩意儿没事撸一撸,实在太解压了。

    明代以前就有很多宫中的人养猫,称宫猫。明代养“宫猫”,已是登峰造极。

    猫房这东西,从朱元璋开始就有,据传马皇后也喜欢撸。

    只不过一开始时,原只有近侍三、四人,为各宫娘娘养猫,聊慰后宫诸女寂寞。

    朱由校刚穿越来时,看见猫喜爱得不行,册封了皇后以后,恰巧张嫣也爱撸猫,所以中宫里总有只“蓝猫”。

    帝后有共同兴趣,内府衙门重视起来,逐渐扩充了猫房,近侍由此增加到三、四十人。

    这天,朱由校在西暖阁看奏疏,怀里抱着一只内府衙门从近百只宫猫选出的狸花猫。

    这只花猫也是宫猫之中的极品,血统纯正,极为乖巧,从不会惹出什么乱子。

    朱由校刚刚拿起奏疏,便眉头紧皱。

    巧了,这奏疏上言官说的,正是皇家大肆养畜宫猫,扩建猫房的事儿。

    “御史张问达奏

    武宗昏聩,昔日豹房有土豹七只,日支羊肉十四斤,役近侍二百四十人,岁廪二千八百余石,占地十倾。

    今上与中宫极为爱猫,自践祚以来,两扩猫房,有宫猫上百只,吃食俱自光禄寺调配,徒增奢靡。

    还请陛下裁撤猫房,省减度用,为朝廷表率!”

    朱由校冷哼一声,心中不以为意。

    自己就这么点小爱好,一个南海子打猎,一个撸猫,恰好皇后也喜欢撸猫,这就更不能裁撤了。

    当时去南海子,这帮人就没少叨叨。

    现在撸个猫,居然也闲言碎语起来,居然拿猫房与武宗皇帝的豹房相比,这是能比的?

    殿外有些泛凉,朱由校缩在靠椅的竹席上,暖阁中烤着火,身上却着都人盖了锦被,也不知道是冷是热。

    过了片刻,拾起御笔,在张问达的奏疏上批复了四个字

    朕知道了。

    旋即,又冲王朝辅道“以后这种奏疏不用呈进来,一个猫房,能花几个大钱?”

    “再说了,朕花自己的内帑,碍着这帮人什么事。”

    王朝辅点头,命人扔了一堆的奏疏。

    朱由校复将猫儿的下颌抬起,用两根手指不断逗弄,猫儿舒适的发出“咕噜咕噜”地声音。

    听见后,皇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天的月色分外皎洁,处理一日政务的朱由校,在晚些时候趴在御案上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他做了个奇怪的梦,只觉得整个人仿佛落入无底的深渊,深邃而狭长,无边无尽。

    猛地,朱由校睁开眼睛,望见烛火昏暗的暖阁,还有门外寸步不离护卫着的几道人影。

    虽然是坐拥天下的皇帝,在这一刻,却觉得十分孤独。

    朱由校瞪着眼睛看了一会儿夜空中高悬着的圆月,忽然叫道“来人!”

    一名御马监小太监闻声而入,问道“皇爷有什么吩咐?”

    朱由校四下瞅了一眼,这个时候,那只狸花猫已不知跑到何处寻小母猫快活去了。

    就连这畜生,都有自己的归处。

    朱由校自嘲地笑了一声,问“现在是什么时辰…”

    “爷,亥时了,是要去坤宁宫吗?”小太监心思活络,嘿嘿笑着。

    这道笑容,倒是让朱由校心情好了不少。

    皇帝苏醒,都人们随即赶来,将西暖阁中的烛火点得透亮,使人心扉也敞开不少。

    朱由校想了想,淡淡道“今天不去内宫,去请皇后过来,陪朕说话。”

    小太监为难道“爷,天都这么晚了,奴婢要去,怕是得从被窝里把中宫娘娘给拽出来才行…”

    朱由校想想也是,大晚上把人家从被窝里拽出来陪自己闲聊,有点闹腾。

    躺在靠椅上发了会儿呆,长夜漫漫,实在无趣,朱由校下定决心,还是冲门外道

    “去坤宁宫喊皇后来,就说朕想和她说说话,如果坤宁宫熄了灯,就去找裕妃。”

    这就是下谕的口气了,门外小太监不敢怠慢,二话不说,一溜小跑往坤宁宫去了。

    不复多时,来到一处门前,发现坤宁宫中居然也烛火透亮,悄悄看去,却是皇后张嫣在借着烛火织衣裳。

    想来,是龙子将要降世的原因吧?

    不过娘娘怎么就知道腹中怀着的,是个龙子呢?

    小太监心中想着,来到门后清清嗓子,尖声道“皇爷有旨,请中宫娘娘到西暖阁说说话——”

    张嫣正全神贯注给未来的儿子做衣裳,忽然听见喊声,受了惊吓,针头一下扎破了小指。

    瞬间,鲜血沥沥地渗出来,滴在裙上。

    张嫣却没什么生气,放下未完成的小衣裳,心中反而有一丝高兴

    元年十一月时,袁崇焕受不住催促,安排了宁远事务,率领本部军马八千余人,出城往辽阳方向增援。

    此番出击目的,只为策应东江,为毛文龙减轻压力。

    但一月有余过去,朝鲜战事不断,东江军孤立无援,毛文龙更是数次奏急,场场血战。

    袁崇焕的救兵呢,依旧没有踪迹。

    这天,魏忠贤正在东厂处理事务,却见自己外甥傅应星远远奔来,脸上带着急色

    “舅舅,陛下召你入宫!”

    “出了什么事?”

    魏忠贤见傅应星神情,心下一沉,便即问道。

    “出大事了,陛下接了袁崇焕的奏报,脸色黑得难看,舅舅,要当心啊!”

    闻言,魏忠贤来不及多问,放下手中事务,慌忙赶往乾清宫。

    “砰!”

    魏忠贤刚刚入殿,迎面飞来三份奏疏,直接打在了他的脸上,引得这老太监哎呦一声,差点摔倒。

    朱由校靠在躺椅上,紧闭双眼,淡淡道

    “都看一遍。”

    第一份奏疏,是毛文龙所奏。

    东江军自九月出岛,进入朝鲜境内,与阿敏部血战三次,三战皆胜,但他苦于兵寡将少,根本无法扩大战果。

    第二份与第一份时间只隔半月,也是毛文龙所奏。

    这份奏疏上,毛文龙语气更显急促、无奈,称他在十月十二日时得朝鲜细作探报,探知阿敏驻留一朝鲜村落,大兴屠戮。

    东江军群起激愤,毛文龙亲领一百余人,深入朝鲜境内,四面摇旗呐喊,几乎就要击杀阿敏。

    但后金兵闻讯赶来,毛文龙经不起任何损失,不敢继续追击,只好化整为零,慌忙退回。

    他说,如果这回袁崇焕能于北面策应,阿敏或许此刻已是东江军刀下亡魂。

    至于第三份,则是袁崇焕率部出宁远一月后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