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txt > 第一百四十七章:朕不是圣人

第一百四十七章:朕不是圣人

 热门推荐:
    朱由校心中腾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脸上笑容为之一滞,冷笑着问道

    “说说看,你恭喜朕什么?”

    这番话一经说出,整个西暖阁的气氛都变得沉重,王朝辅久在皇帝身侧,自然知道,这位爷要发飙了。

    他拦住一名正欲进去换茶的小太监,道“走、走远些,免得沾上一身血…”

    小太监惶然无措,愣在原地。

    西暖阁内,叶向高不堪压迫,粗声喘息,见他牙关紧咬,终究还是决定与皇帝挣扎一番

    “袁兵备乃朝廷栋梁之才,此一番布置,老臣觉得可行。”

    “叶向高——!”

    等了半晌,却还是这样一个结果,朱由校失望至极,猛地将御案上的茶盏掷于地上。

    那碧峰翠色的汝窑杯,魏忠贤进献的风雅清玩,在天子的雷霆一怒之下,珠沉璧碎。

    叶向高对皇帝龙兴早有所料,却还是被吓得身体发颤,望着地上碎片,眼眶里说不出的震撼。

    长此以来,叶向高这个首辅都是坐在火炉上烤。

    看见地图的第一时间,他就知道,这是皇帝要用自己的嘴,把袁崇焕驳斥回去,平息朝中争议。

    可他实在太累了,如果再给叶向高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一定不会回来做这个首辅。

    沽名钓誉,害人不浅!

    叶向高身为东林魁首,被东林党人费九牛二虎之力推上首辅的位置,东林众人本以为他会有一番作为。

    可事实是,自从当上这个首辅,叶向高一直都被强势的皇帝压了一头,每天周旋于阉党、皇帝与东林同僚之间,身心俱疲。

    阉党对他争相弹劾,魏忠贤欲除之而后快,东林同僚则寄以厚望,每逢大事,总要请他定夺。

    皇帝的做法更加让人不寒而栗,十六次请辞,全部驳回,显然是想榨干这位东林魁首的最后价值。

    现在的叶向高,步入晚年,怕事贪生,但这并不代表兔子被逼急了不会咬人。

    一直以来,叶向高与朱由校都是貌合神离、逢场作戏,能不惹事就不惹事,只求安度晚年。

    今日可能是被逼急了,打算来一个鱼死网破。

    朱由校眉头紧锁,平复着心绪,打算再给这位首辅一个迷途知返的机会,微笑道

    “近日朝中争论放弃辽、沈之事,阁老是怎么想的?”

    叶向高面无表情,默然道“臣还是那句话,袁兵备乃栋梁之才,臣以为,可以放弃辽沈,设防宁锦!”

    朱由校的笑容凝滞在脸上,片刻,淡淡道“朕知道阁老的意见与熊廷弼相同,且回去吧。”

    “不、臣与熊廷弼相悖,与袁兵备相同。”

    朱由校体量叶向高年迈,一次又一次地给他机会,可叶向高这回却如铁了心肠一般。

    朱由校每说一句,他便噎回一句。

    话音落地,朱由校怔了半晌,猛地捂着肚子,笑得轻狂,进而疯癫,失态猛锤桌子。

    叶向高瞪大眼睛,看着皇帝笑出泪花,忽而抬起头,那股子怨恨地神情,令他浑身直发毛。

    “我知道,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你是看不上朕,看不上大明!”朱由校一脚将御案踹翻,伴着轰隆一声,切齿又道

    “不思进取,忤逆君上,这等悖逆之事,你们东林党人却是心有灵犀。”

    “叶向高,你身为首辅大臣,可知道放弃辽沈意味着什么吗?”

    叶向高昂然直视,道

    “陛下一心只想立威,乾纲独断,纵容阉宦妄杀忠良,老臣也宁愿做那弃土之议的罪人。”

    “还请陛下念老臣事朝一生,给我、也给大明朝留些体面…莫要祸及家人…”

    “朕不同意!”朱由校怒极反笑,道

    “满朝文武,敢言弃辽、沈者,有一个朕就杀一个,传谕,调通州三卫兵马拱卫京师!”

    “朕乃大明天子,我倒要看看,谁敢和朕作对!”

    叶向高跪在地上,痛感钻心,迟疑一瞬,颤颤巍巍地望向地图,诚然,他知道袁崇焕这计策只会空耗国力。

    但他不是没皮没脸的魏忠贤,他是叶向高,堂堂的东林党魁,背了这么多锅,见到士子们失望的眼神。

    长期以往,他实在身心俱疲,只是一心求死。

    “魏忠贤不是一直想封了东林书院吗,告诉他,朕准了,全天下的东林书院,厂卫一体查封!”

    言罢,朱由校转过身去,将暖阁中挂着的宝剑扔在地上,负手道

    “你自尽吧!”

    “臣的家人…”

    叶向高既有今日这番言论,也是带着必死之心,他拾起宝剑,颤声询问。

    他多希望皇帝会理智一些,回一句罪不及家人。

    可这位天启皇帝,显然不是什么善茬,他并未转过身来,只是传来一声冷笑

    “叶向高,朕不是圣人。”

    当日,东林魁首、内阁首辅大臣叶向高,回到府中自尽,引起满朝震惊。

    可这才只是开始。

    叶向高死后,内阁次辅韩爌升为首辅,晋建极殿大学士,这位新任首辅也是东林元老重臣,这多少让东林党人松了口气。

    然而朱由校并没有过问内阁,直接下谕,诛杀了叶氏全族三百多人。

    同样没有经过内阁,西暖阁直发谕旨,命魏忠贤、许显纯查封全国境内所有东林书院。

    发现东林讲学,抓!

    发现士子聚众,抓!

    偷印书籍、传单,抓!

    一时之间,缇骑四出,自京畿而起,遍及全国,无数东林士子或被抓,或被捕,各地都是风声鹤唳。

    曾随驾亲征的通州三卫兵马也受到谕令,于京郊一带扎营,英国公张维贤入营,一旦发生动乱,即可就地平乱。

    这般重大变故,令满朝文武都是不寒而栗。

    几日过后,南海子。

    朱由校骑在战马上,负着弯弓,穿了一身织金花缎窄袖褶袍,黄色方领对襟罩甲,正低着头松护腕。

    现在的南海子,因皇帝经常前来,也被宫内修缮一新,奇石翠树、繁亭流水,随处可见。

    花匠在两月前培土上肥,朱由校这次进来,海棠正开的绚烂,只是未到春时,空气中散发着一股粪肥味道。

    “陛下,永定门外士子聚众闹事,已被英国公率兵马平定。”王朝辅得了消息,撒欢跑来。

    朱由校“嗯”了一声,戴好帽盔,将一身戎装穿戴整齐,别是一番器宇轩昂。

    忽然又问

    “闹事的都是什么人?”

    王朝辅行了一礼,道“大部分都是些落魄秀才,厂卫封东林书院,搅扰的又不是百姓。”

    “这么说来,还是有些人被那些秀才蛊惑?”朱由校斜着眼睛,懒懒地朝他望一眼,道

    “叫王体乾来南海子,朕有事吩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