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去相亲

 热门推荐:
    在周洋老家武a县这边相亲,一般都是拿着,两盒烟,一包糖,以及一些花生露露,八宝粥之类的。

    如果男方家长看着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也愿意的情况下,那这些东西就留下。

    然后,这只是开始而已。

    当天会给两方家长留下一个下午,加一个晚上的考虑时间。

    如果合适的话,深思熟虑过以后,那么就会把微信联系方式推给媒人。

    这个时候没人,唯一的作用就是把微信给两方的孩子。

    两方孩子第二天可以或者开车或者打车去城里逛一圈。

    比方说看个电影,然后再去吃顿午饭。

    基本上第二天就是这样。

    吃完饭,中午一两点钟再把女孩送回去。

    当然了,习俗归习俗,有的女孩愿意跟男孩多待一会儿,那完全可以待到晚上之前。

    而如果经过这么半天吃饭也好,看电影也好,女孩儿有些不满意的也还来得及。

    路上。

    二伯坐在驾驶位,父亲周建国坐在前面。

    母亲还有老婶跟周洋坐在后面。

    对于普通农村人来说,相亲这可是一个大事,每个亲叔伯家里都要派一个人来。

    “到了那儿别瞎说话,该叫人叫人,该递烟递烟,人家不问你,你就别说话”。父亲周建国叮嘱着自己的儿子。

    周洋知道这次没有成功的可能,人家只不过是想找个接盘侠而已。

    我要是没重生,到了2020年那种30岁还没有结婚的时候,还能考虑当个接盘侠。

    这我现在获得了空间大世界,别说是当个接盘侠,就是来个公主,我还得考虑考虑,看看顺不顺眼。

    不过父亲这么说,也是为了自己好,周洋不能当那种糊涂蛋。“爸,我知道了。”

    “哥,你也不用老说,他都多大人了,什么不知道啊?”老婶倒是看的通透。

    老婶家两个儿子现在都没有对象呢,虽然心里着急,可她本人看着很通透。

    实际上也是不通透不行,你着急,你着急就能给两个儿子找来对象吗?

    你着急就能给两个儿子都盖房吗?

    你干不了,那就老老实实的认真着。

    什么事儿啊,想开了也就那样了。

    二伯也在一边说着。“要是成了啊,这就得准备盖房了。”

    “嗯,洋洋今年也在家呢,这不也包了100亩地。

    等回去我就安排着,怎么也不能拖孩子后腿。”父亲周建国其实没有存款,但是他这个人人缘好,帮了不少人。

    上辈子父亲留给周洋的房子,全都是拿借款盖起来的。

    周洋在一边听着并没有反驳。

    而长久村并不远,开车十分钟也就到了。

    到了以后,父亲走在前面,二伯老婶紧随其后。“立夏,在家呢吗?”

    “在家呢,大哥来了吧?”常立夏是女孩的父亲,也是常家四兄弟里的老二。

    常家四兄弟是按照春夏秋冬来起名字的,立是他们的辈分。

    两家老爷子是盟兄弟的身份,所以到了父亲周建国这辈,两家仍然以兄弟相称。

    其中父亲周建国在两家所有兄弟里面是老大,常家那边四兄弟都和他叫大哥。

    父亲周建国连忙答应了一声。“哎,是我。”

    “大哥,二哥,弟妹。”常家四兄弟在常立夏的带领下,全都走了出来。

    而周洋父亲这边也跟他们称呼着。“立春,立夏”

    “大哥二哥。立秋立冬。”

    “大叔,二叔,三叔,老叔。”等长辈们互相招呼完了,周洋也跟在后面对着对面的四兄弟,还有他们各自的老婆打招呼。

    “啊,这就是大哥家孩子吧,快进来上屋里坐。”常立夏热情的招呼着大家。

    屋子是很常见的农村三间房,一般东屋是主卧,中间是厨房,西屋是孩子房间。

    因为农村房子都讲究坐北朝南,这样一天当中太阳大多数都能照到。

    进来以后分宾主落座,常家的女眷们连忙给大家每人倒上一杯香茗。

    “大哥大嫂,二哥,弟妹也没有什么好茶叶,大伙凑合着喝。”常立夏等老婆和自己弟妹把茶水都送好了之后,这才有些谦虚的说着。

    实际上这茶也不错,北京张一元的。

    而周洋也很有眼力见的给常家长辈们敬烟。“大叔,二叔,三叔,老叔,大家先抽着”。

    “哎,洋洋现在在哪上班呢?”常立夏率先开问。

    至于说女孩常如玉,已经被她母亲介绍给了周洋这边的长辈。

    周洋呢?这是老老实实的回答。“目前在村里承包了100亩地,种上了贡米水稻”。

    “是吗?那也挺好,现在种地又有补贴,又不用跟工厂熬时间”。常立夏随后问了几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对于周洋这家人,常立夏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最重要的是看年轻人怎么想?

    于是闲聊了大概十几分钟,周洋的二伯提议道。“要不让俩孩子去西屋,自己聊会儿”?

    “也行,如玉,你跟洋洋两个人到西屋自己聊会。”常立夏倒是也不担心什么,毕竟自己一家人就在这东屋呢。

    周洋跟常如玉也就来到了西屋,开始尴尬的聊天。“你在柳中上过吗?”

    “嗯,好像比你小一届,和你们村周超凡是一届。”

    毕竟都是五里方村,乡亲里道,年纪上又差不多。

    虽然小学没在一个地方,可是初中却在一块。

    不过周洋就上了一年初一就不上了,所以也就没有见过常如玉。

    随便问了几个普通问题以后,周洋问道。“那你对相亲这事怎么看?”

    “还行吧,主要是家里推荐的也放心,另一个也是岁数大了。”常如玉瞎说着。

    实际上是她已经怀孕两个月了,再不找一个孩子,就要成为没爹的杂种丫养的。

    在周洋老家武a县这边,杂种是指找不到爹的,那个丫养的是指丫头生的还没结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