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末纵横天下笔趣阁 > 第六十五章 必败与陷阱

第六十五章 必败与陷阱

 热门推荐:
    “姑娘,门外有客人求见,说是来见姑娘的。”

    门外有侍从匆匆走过来,头低得很低,头上有着细汗,显然是快速跑过来的。

    “有客过来了?”

    蔡昭姬愣了一下。

    “那客是何人?”

    “他没说来历,不过小的看那客年轻得紧,而衣着亮丽,光是他那一身衣物,便是只有大市的锦绣楼才能出来的货品,用的还是上好的蜀中绸缎,光是他这一身子的衣物,恐怕都是数十金了”

    光是蔡府中一个守门的侍卫,便有如此见识,从这一点上看,也可以看出蔡府的家风确实是不错的。

    而蔡邕也的确不负大儒的名声。

    “他没有说来历?”

    蔡昭姬眉头微皱。

    “他看起来年纪多大?”

    “不大,是个少年。”

    少年?

    这可就有些奇怪了。

    “我父亲如今不在,你让他[龙腾小说网 xiaoda]回去,明日再来。”

    从这些信息点,蔡昭姬根本无法判断这个少年的身份。

    加之蔡邕的名望才名在天下中都是数得上数的。

    这天下太多想要扬名的人。

    而蔡邕的一句夸赞,胜得过他们十年的拼搏。

    也正是因为如此,蔡邕门口才会有侍卫把守。

    就是要守住这些想要扬名的士子。

    在蔡昭姬看来,门外的那个少年,便与那些想要扬名的人没有两样。

    “诺。”

    那个侍卫匆匆跑过去,但很快又跑回来了。

    他身上的汗,已经是在额头上纵横了。

    胸口起伏,也是压制不住自己的气息。

    来回奔跑,尤其是快速奔跑,确实是非常耗费体力的。

    “姑娘,门口那少年说他不是来求名的,他说他姓杨。”

    杨?

    蔡昭姬愣了一下。

    “而且这少年谈吐不凡,恐怕不是那些来求名的人。”

    像是那些来求名的人,一个个都是衣着寒酸,死要面子的。

    但年纪都是比较大了。

    像是杨修这样的少年,衣着光鲜,言谈有度。

    与那些来求名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况且

    他来并非是要见自家老爷的。

    而是来求见大姑娘的。

    寻常那些来求名的少年,可都是要见老爷的。

    蔡昭姬在这个时候也明白门外的少年不是来求名的了。

    但是

    这也太奇怪了。

    既然不是来求名,来府上作甚?

    还来见她?

    她现在可是未出阁的。

    这来见?

    这好吗?

    这不好。

    蔡昭姬想了一下,还是说道“我现在跟你过去,远远的看一眼那个少年。”

    这少年来见她。

    又不说名字,恐怕是有苦衷的。

    她远远的看过去,若是认识,便见一见。

    若不相识,那便算了。

    “也好。”

    侍卫马上明白了蔡昭姬的意思。

    缓步过去,在正门屏风后面,蔡昭姬看向门外的少年。

    “姑娘,你认识吗?”

    认识?

    当然认识了。

    蔡昭姬轻轻点头。

    “让他进来罢。”

    蔡昭姬对着侍卫轻轻吩咐。

    待侍卫离开,蔡昭姬也折返回去了。

    贴身侍女脸上满是探寻之色。

    “姑娘,姑娘,既然是认识,那么这位郎君是何人?哪家子弟?”

    等走到四周无人之处,蔡昭姬才开口说道“此人是弘农杨氏出身,当今太尉杨彪之子杨修。”

    弘农杨氏杨修?

    贴身侍女脸上露出惊诧之色。

    杨修在洛阳的名声,不可谓大,也不可谓小。

    当然

    这名声也是好坏参半。

    好的是才名,整个洛阳的人都知道弘农杨氏出了一个少年天才。

    坏的则是声名。

    洛阳小太岁的名声,虽然没直接扣在杨修头上,但洛阳一大半的人都将这个小太岁的名字扣在他头上。

    对于这样的人

    蔡昭姬的贴身侍女都不清楚自家姑娘是如何认识他的。

    在她看来,自家姑娘一直都是在家中温书的。

    “既是弘农杨氏的天才少年郎君,为何还不敢以真名见之。”

    “他不想说,恐怕是有苦衷的。”

    蔡昭姬轻轻摇头。

    “这也是我不再那侍卫面前说的原因,这世上,多一个人知道事情,便多一分被别人知道的风险,杨德祖不想让自己今日的行踪暴露,我们便顺着他的意思来就好。”

    贴身侍女轻轻点头,心中也稍有感动。

    姑娘是相信我不会将此事说出去才与我说的。

    “就是不知道这个小太岁来见姑娘,是为了什么事情。”

    蔡昭姬轻轻点头,她心中,也是有一些这样的疑问的。

    另外一边,在雒阳皇宫之中,李儒在殿中,久久未出来,外面已经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袁隗与朱儁对视一眼,两个人都看出了李儒是要来拖时间。

    但是

    他拖时间,能拖多久。

    与董卓相商,半个时辰够了吧?

    若是半个时辰不够,给你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还没够,那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

    真给李儒耗个几天几夜,他们都是老头子,这如何受得住?

    实际上

    在宫里面的李儒也不打算拖太久。

    半个时辰,对他来说,或许都已经足够了。

    他只需要看到雒阳狱外的大火,只要看到大火,他便可以出去了。

    但现在,大火还没有起来。

    在另外一边,董卓已经不在此处了。

    要董卓在此处待个半个时辰,恐怕他心中也是不愿意的。

    与玩女人相比,苦等显得太过于寂寥了。

    看到自家主公的模样,李儒也只能在心中叹一口气了。

    在雒阳狱中,吕煜的一番话,其实是说到他心坎去了。

    若董卓还像之前一般,恐怕还真是有可能败亡的。

    若董公深明大义就好了。

    都不需要他英明神武。

    可惜

    世间的事情总不会是十全十美的。

    若董卓有能力了,他李儒的用武之地,恐怕也不会像如今这般了。

    只能说有得便有失。

    他心中始终相信,只要他用心辅佐董卓,董卓的权势与他的权势,便会与日俱增,并且一直保持下去。

    但是

    李儒的目光还是太短浅了。

    另外一边。

    在宣室殿内。

    荀攸也等得非常着急。

    若非是外面有重重守卫,他一定会冲出去的。

    今日的局势很乱。

    而乱便是将水搅浑,而将水搅浑了之后,便可以浑水摸鱼。

    换言之,今日是刺杀董卓的绝佳时机。

    可惜,他现在在宣室殿内。

    不知道郑泰安排了没有。

    荀攸不无可惜的想着。

    在他看来,董卓败亡就是他死了,然后他的集团重新洗牌,又重新夺回朝廷控制权。

    尤其在荀攸看来,董卓在雒阳的举动,无异于是自寻死路!

    董卓无道,甚于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今直刺杀之以谢百姓,然后据骰、函,辅王命,以号令天下,此桓文之举也。

    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