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汉末纵横天下小说 > 第二十六章 连下三城

第二十六章 连下三城

 热门推荐:
    (重复章节,明日修改。)

    “你与谢流相处也有一些时日了,对谢流,想来有了了解罢?”

    杨修轻轻点头。

    他到颍川来,倒也不算是不快活。

    不是到颖阴就是到阳翟,都是受到各家士族还有李旻谢流等人的盛情款待。

    不过要说他玩,玩得也不是特别开心。

    毕竟这里不是洛阳,洛阳的话,好玩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好看的事物也比这颍川多得多。

    更不要说这颍川还在闹黄巾,便是洛阳最烂大街的胡饼,在颖阴也买不来一张。

    难怪那些人都喜欢待在洛阳,这从洛阳离开

    当真是不适应。

    不过

    一想到自己是追随吕煜出来的,这心中的不悦马上就散去了,转而为之的,便是动力充斥在心。

    “谢流此人,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我对他的性情也是有了一些了解,这谢流,无非就是小人而已,在颖阴也不是什么父母官,府上奢华得紧,这洛阳外的官吏若全都是这般官吏,这大汉的江山恐怕都要没了。”

    “德祖慎言”

    吕煜没好气的瞥了杨修一眼,后者挠了挠自己的后脑勺,脸上露出憨憨的笑脸出来。

    “老师,你看,我这嘴总是管不住,掌嘴,掌嘴!”

    吕煜也不跟杨修去贫。

    “谢流是何许人也,我与他接触了之后,也有些了解了,你才从颖阴回来,对我之后的计划恐怕还不太了解,何曼才死不久,何仪便已经是占据上蔡,颍川南边的三座城池应该是没有多少守备的,我现在去进攻,得手的概率很大,但是概率很大是一回事,以我现在的兵力,若想要占据三城,实在是太过于勉强,是故后方的威胁,便顾及不到了,若是谢流在后面捣乱,届时我恐怕是会束手无策的,是故谢流的威胁,在我出兵之前,必须得解决掉。”

    解决?

    杨修眼睛闪了闪。

    “若是想要解决谢流,难度恐怕还是有一些的。”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只需要知晓谢流的作息,便能够一击必中,另外若是能够让颖阴的守军归为我用,那谋划颍川南边的三座城池,便会容易许多了。”

    谢流手底下掌握的,可有接近一万人。

    荀家他估计也能借几千人。

    这一来一去,多的可能便有接近一万五千人了。

    那吕煜现在可以控制的人数,便有两万了。

    排除掉守城的部分,能用的,最少都有一万人。

    到时候,他的人手便充裕太多了。

    不想杨修却是轻轻摇头,说道“谢流是号称自己有一万人,但实际上,他手底下只有五千人,其中能够用的,不到三千人,这也是为何夜袭的时候,谢流手底下的士卒如此艰难的抵抗何曼的黄巾军,甚至差一点让黄巾军冲进去颖阴城。”

    原来是虚报?

    对于这种虚报军中人数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譬如袁绍在官渡之战的时候,便号称自己有百万大军,曹老板在赤壁之战的时候,也号称自己有百万大军。

    但实际上

    那些真正的战兵,不过十几二十万人而已。

    哪里有那么多的人数。

    “如此说的话,那荀家也没有一万人。”

    杨修轻轻点头。

    “颖阴城中才十万人,要养两万人士卒,老师以为,就凭颖阴城,能够养得起?”

    像是春秋战国时期,大部分军队是兵农合一。

    也就是不打仗时是农民,打仗的时候是军队。

    但这个比例也没有超过五比一。

    这也说明了韩国、宋国这两个中小型诸侯国为什么“劲”——因为他们的国民的战斗经验是最丰富的。

    帝国时期开始兵农分离,出现兵户制度,兵户世代为兵,也不在士农工商之内。

    一部分脱产(募兵),一部分不托产(府兵)。

    所以,在后世帝国时期的士兵比率肯定远低于先秦的全民皆兵时期。

    但是一旦爆发农民战争,破产农民裹挟着新的饥民,就会再度上参战人数变得异常庞大。

    三国时期,就蜀汉长期保持1:10的军民比例。

    有一段时间的军队大部分都是平时是农民,战时被拉壮丁的。

    若是颖阴都不是兵农合一,要养得起两万人的军队,这不是无稽之谈?

    “被你这么一说,就算是我拿到了颖阴,也凑不出多少人马了?”

    “那也不是。”

    杨修笑了笑,说道“颖阴城中粮食可以一解老师的燃眉之急,另外荀家手底下肯定是有千人的,对于老师来说,绝对是一把臂助。”

    不管是后顾之忧,还是粮食,还是兵力。

    都是吕煜现在需要的,所以

    谢流,请你去死吧!

    “所以,若要取谢流性命,你需要多少人手?”

    杨修想了一下。

    他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若谢流若不是死于意外,而是死于老师之手,恐怕这颖阴,主公也是掌控不了的,是故,谢流之死,必须是死于意外。”

    死于意外?

    “如何使之死于意外?”

    “无非是借刀杀人,假借黄巾军之手,杀之,亦或者其他人的手。”

    黄巾军?

    黄巾军要混入颖阴,杀了谢流,感觉有些难以让人信服。

    关键是,黄巾军与谢流也是没有多少仇怨的。

    反而黄巾军来杀吕煜倒是可以解释的。

    毕竟吕煜与黄巾军贼首何仪算是有仇怨的。

    他那个弟弟何曾,恐怕是恨他入骨。

    “假借黄巾军之手杀谢流,恐怕痕迹还是太大了一些。”

    “若如此,我倒是有另外一个方法。”

    “另外一个方法?”吕煜笑了笑,问道“什么方法?”

    “谢流喜欢美姬,他府中便养了好几个,只需要说服其中一两个,让她们在谢流睡梦之中动动手脚,最后言之谢流乃是精尽而亡,这痕迹恐怕就不重了。”

    这痕迹还不重?

    吕煜额头上都是黑线了。

    “这种死法,恐怕比被黄巾军刺杀还要离谱罢?这他人能够信服?”

    “这种离奇的事情,反而更加让人信服,而且我是有后招了,到时候在颖阴散播一些流言,便很快讷讷个高让人信服了。”

    若是能够让人信服

    这自然是好事,但若是不能让人信服,也没有太大的所谓,

    只要不让别人知晓是他害了谢流都可以。

    “具体的事情,我交由你手,便就在这两日内,做得漂亮一些。”

    杨修轻轻点头。

    “杀个谢流,实在是小事一桩,不过”杨修眼睛闪了闪。

    “老师虽然一直嫌弃我纨绔,但弟子也是可以帮助老师的,但这种暗地里杀人的事情,实在是不光彩”

    好小子!

    现在已经是开始跟他讲条件了。

    吕煜面不改色,但也是轻轻点头了。

    “此事你若是做好,我身边有文书一职,便让你来做了。”

    文书是小吏。

    但是在吕煜身边做文书,那就不一样了。

    那是可以跟着吕师的。

    杨修马上点头。

    “一言为定。”

    说完他倒也不停留,直接风风火火的便离开了。

    以杨修的才智,要想杀一个谢流,应该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就怕他将事情搞砸了。

    若是搞砸了,他肯定也不会再用杨修了。

    杀谢流的事情,又何尝不是吕煜对他的考验?

    谢流的事情处理好了,接下来,便是要谋划颍川南面的三座城池了。

    首当其冲,便是临颍!

    临颍古属豫州之域,西周出现了城颍邑(今固厢乡城顶村),大陵邑(今巨陵乡巨陵村)。

    春秋时期,临颍属许国;战国属魏。秦时,临颍属颍川郡。

    西汉初年始于城颍邑置县,因滨临颍水而得名

    县中颍河、清潩河、新沟河、蜈蚣渠穿县而过,乃是平原地貌。

    要想攻占临颍,便要过护城河。

    毕竟临颍城三面环水。

    不过

    现在是冬日,护城河都被冻住了,这个困扰倒是没有了。

    从某些方面来看,冬日攻打临颍,反倒是有好处的。

    临颍守军现在暂且不知,但应该不过超过三千人,至于城池并不如何坚厚。

    要拿下

    只要有攻城器具,拿下应该是容易的。

    临颍城中百姓有四五万,不多,但也不少。

    要管理好这四五万人,想来不太容易。

    若是郭嘉戏志才愿意襄助他,那边是极好的。

    若是不能,治理这几个城池,压力便全在荀彧一个人身上了。

    不管是临颍,还是后面的城池,还需要仔细谋划。

    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马虎不得。

    若是此番吕煜败了,他要想东山再起,那便是难了,更何况,过不久便是诸侯讨董了。

    这个大事件,吕煜可得去参活一脚。

    如此这般。

    便又是过去了两日。

    两日的时间内,攻城器具也打造好了一些。

    不多。

    但攻打临颍,怕已经是够了。

    吕煜现在在等颖阴那边的消息。

    这两日的期限,已经是过去了,难道杨修没有将这件事完成?

    没有完成,似乎也不是那么难理解的事情。

    毕竟杨修性情如此,智谋有之,但是太容易冲动了,加之年纪轻,做事毛毛躁躁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

    杨修若是没有将此事完成,他便是被动了。

    吕煜眼中闪烁不定。

    既然已经打草惊蛇了,不如先将颖阴拿下。

    但若是将颖阴拿下,这师出无名

    正当吕煜心中有些犹疑的时候,荀彧却是缓步走过来了。

    “主公,谢流暴死了,如今颖阴群龙无首,主公离颖阴近,应该早些过去控制局面,若是等到李旻过来,恐怕就迟了。”

    “谢流居然死了?”

    吕煜脸上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我前几日才见过颖阴令,他身体强健,怎么几日不见,便暴死了?其中难不成有什么阴谋?”

    荀彧见到吕煜这幅模样,心里也是嘀咕起来了。

    这件事

    难道不是你做的?

    当然

    心中是这样想的,这话肯定是不能这样说出来了。

    “谢流是死在美姬手中的,他府上养了好几个美姬,这不加以节制,确实有这样的风险,谢流风流的名声,早就在颖阴传遍了。”

    传遍了?

    看来杨修做事还是靠谱的。

    “只是我现在过去岂不是太过于刻意了,那谢流才死,我这便去占据他的基业?”

    荀彧脸上露出严肃之色。

    “主公此言差矣,如何能够说是基业,谢流不过是大汉官吏而已,他为颖阴令,不过是来为官的,颖阴如何算得上是他的基业,主公要谋划颍川南边的三座城池,若是掌控了颖阴,便多了七八千可用的士卒,对于主公来说,无异于是天上降甘霖,当真是雪中送炭。”

    “只是,如此匆匆过去,颖阴百姓如何看待?”

    荀彧眼中闪了闪。

    他对吕煜的心思也是了如指掌的。

    不过就是要推辞片刻罢了。

    “谢流生前在颖阴为非作歹,主公过去了,全县百姓必然夹道相迎,再者说,主公是要铲除颍川黄巾的,此去颖阴事关重大,若是能够将颖阴掌控在我等手中,那铲除颍川黄巾的概率,便多了三成不止,还请主公以颍川百姓为重,以大局为重。”

    “也罢。”

    做人本来就是虚伪的,更何况吕煜要做主公呢。

    这些看似浪费时间的事情,却是吕煜必须要做的。

    因为这便是仁义。

    日后他与荀彧交谈的话语传出去,听到的人都会说一声吕公明不愧是吕公明,果然是仁义!

    但这流程走完了,吕煜便不再客气了。

    他当即骑上大黑马,带着千余人便匆匆的赶到颖阴城。

    其实在吕煜来之前,颍川荀氏的家兵便是将整个颖阴都控制住了。

    谢流死后,谢流手底下的人群龙无首,根本组织不了什么反抗。

    变成砧板上的肉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到了颖阴的第一件事,吕煜便是调查谢流之死,然后找了替罪羊,将其处死,便将谢流的事情揭过了。

    接下来

    便是谢流声势浩大的葬礼了。

    葬礼持续了三日。

    便马上平息下去了。

    而在三日时间内,吕煜不仅获得了人心。

    更重要的时候,他已经是完完全全的将颖阴掌控在手中了。

    多了三千郡县兵,还有四千颍川荀氏的家兵。

    七千人马。

    留下三千守城,便能够抽出四千人。

    这下子,吕煜的人手,便富裕起来了。

    富裕起来之后。

    临颍

    吕煜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把它吃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