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在大唐混吃等死txt > 第五十八章 雷霆之怒,血染千里

第五十八章 雷霆之怒,血染千里

 热门推荐:
    李泰固然接受过皇家教育,可再怎么说,他今年也才刚满七岁。

    在甩出马背的时候就被疼哭了,又亲眼看着沈默在自己面前满身伤痕的倒下。

    他身为魏王,千金贵胄,自幼就被侍卫仆役围绕在中间,那见过这个,整个人被吓呆在了那里。

    李承乾从沈默手中拿过剑,与突破护卫冲过来的两个匪徒战在一起。

    可是其中有一个匪徒,看到仍旧在流泪发呆的李泰,放下对战的李承乾,一刀砍向李泰。

    (来之前就曾得到命令,无论是杀掉太子李承乾还是魏王李泰都行。

    李承乾年龄虽然也小,但李世民尚是秦王时。

    就请了武师教导李承乾,所以相比起太子,还是魏王更好下手一些。)

    李承乾挥剑刚挡住眼前的刀,视线余角就看到了冲向李泰的那个歹徒。

    “青雀,小心。”

    拼着背后挨一刀的可能,扑到李泰身边,将李泰又往前推了一步,冲他吼道。

    “小泰,快走啊!”

    李泰也明白,自己在此地只会拖累李承乾,小腿拨动,迅速朝后边跑去。

    李承乾虽然救下了李泰,可自己刚才也受了一刀,背后已经被鲜血浸湿。

    那歹徒一看砍中了李承乾,心里喜悦更甚,若是真能杀掉他,恐怕整个大唐都会动乱吧,到时候,哼哼…

    正欲再砍一刀时,头顶传来一声闷响,鲜血覆盖整个眼帘,昏倒了下去。

    不错,正是沈默,刚才沈默只是被踹的短暂性昏厥,清醒过来就看见倒在地上的李承乾。

    忍着身上的疼痛从地上抓起一块儿石头,砸到那袭击李承乾的歹徒头上。

    此时消息也传到了长安城,明德门城防将一听到太子遇袭就知道大事不妙,大唐的天要变了。

    一方面派人去洛阳宫禀明情况,一方面带人往城外去救援。

    护卫李承乾的亲卫死的仅剩六人,但仍旧将李承乾和沈默护在中间。

    从长安而来的援兵也赶到了此处,将这几十名歹徒全部拿下,沈默已经倒在血泊中,而李承乾正被他压在身下。

    明德门城防将在沈默的鼻尖探了探,见还有微弱的气息,赶忙命人将他抬起往长安而去。

    李承乾也正处于昏迷状态,什么都不知道。

    当消息传到洛阳宫时,长孙皇后听到后,哀呼了一声承乾,就昏厥过去。

    李世民站立在大明宫,听到侍卫的传信,眼中几乎要冒出火光。

    长安,天子脚下竟然还能出现这种事情,数十名叛贼行刺太子,事先竟从未有人发觉。

    传旨让御医去为长孙皇后诊治,另一方面则下令让天策军去接应李承乾。

    天策军是什么,曾经李世民亲自统率过的军伍。

    玄武门之变时也出力甚大,在李世民登基后就销声匿迹,而今重新现世,经过街头时引的百姓们惊慌无比。

    究竟发生了何事,竟然引的李世民派出这支军伍。

    “这,这支军队怎么会出现,快,先回家。”

    “对,对,赶紧先回家关好房门,去岁这支军伍出现,杀得整个长安都是血淋淋的。”

    ……

    ……

    众多不明真相的百姓,一见到天策军出动就恐慌无比,纷纷往家赶去。

    天策军刚走出长安城,就遇到了带着李承乾和沈默回来的明德门城防将。

    这城防将一见天策军的旗帜就明白此事要大发了。

    上前行过军礼,验证过令牌后,即刻吩咐人将昏迷中的李承乾和沈默交给天策军的人。

    此次天策军出来,统率之人名叫李钦,原姓不知,李姓为李世民所赐,跟随李世民多年。

    李钦见太子无恙也算安了下心,可是在人群中看了半天都没看到魏王李泰的身影,赶忙询问魏王何在。

    明德门城防将率人赶过去的时候,李泰已经跑远了,所以他们也不知。

    李承乾的一个护卫听到他们的谈话,奋力睁开双眼,有力无气的指了指方才李泰所跑的方向,然后又昏迷了过去。

    而李泰呢,他年龄尚小,哪知道该往那跑。

    李承乾将他推开后,他就一直跑,一直跑,身后的惨叫声吓得李泰根本不敢停下脚步。

    跑了不知多久,李泰这小体格也跑不动了,身上脏兮兮的,脸上全是泪水,那还能看出这是千金贵胄,魏王殿下。

    想起刚才的情景,李承乾和沈默为了保护自己现在都不知道怎么样了,越想越伤心,一边抽泣,一边朝前走去。

    他走的前方有一个村庄,名叫陈各庄,里面有很多百姓。

    这时也正好有一个老汉挑着柴朝这个方向而来,今天心情很不错,这两担柴去长安应该能换不少粮食。

    走着走着,就看见蹲在路边抽泣的李泰,看他这副狼狈的样子不由得上前询问。

    “伢子,怎么蹲在这里哭啊,你家大人呢。”

    (伢子为当地口音,是小孩儿的意思。)

    李泰抬起头,两眼都哭的肿肿的,脸上也全是污渍,一见有人,赶忙向他求救。

    “老伯,快去救救我哥哥,有坏人,有坏人要杀我们。”

    老汉一听也感觉不好,将柴火撂在一边,背起李泰就朝他指的方向而去。

    李泰跑了这么久,又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这么小的孩子哪能受得了,早就累坏了,在老汉背上指着路指着路就睡着了。

    老汉整天挑柴,背着李泰也没什么感觉,走着走着就看见前面站的很多官兵。

    心想这事儿肯定不小,背着李泰上前询问一个兵将。

    “唉,这位小郎,你知不知道发生了啥事儿。

    老汉我刚才在路边捡到了一个小伢,听他说让我救救他哥哥。”

    那兵将听到老汉的声音,转过头一看顿时就激动了起来。

    “将主,将主,找到殿下了,你快来看,找到魏王殿下了。”

    这兵将的话在官兵中引起了轰动,众人都围了过来,看着仍旧在老汉背上熟睡的李泰,激动万分。

    (虽然普通兵士可能不认识李泰的脸,但是李泰身上仍旧穿着魏王的袍服。)

    老汉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整日靠种田打柴为生,就算胆子再大,被这么多官兵围着也害怕呀。

    “官,官爷,老汉可没做错什么事儿,只是想帮这小伢救救他哥哥。”

    虽然这老汉对魏王殿下的称呼不敬,但是单独冲他将魏王殿下救下这一点,他的未来就很可见。

    从官兵中走出一个统率模样的人,正是李钦,从老汉手中小心翼翼的接过李泰。

    然后小声的吩咐周围兵士,将老汉请到一边。

    老汉心里仍旧在犯嘀咕,这些官兵这是要干啥呀。

    “官爷,老汉还有两担柴在那路边扔着呢,能不能让老汉去捡回来,还指着这个换口粮呢。”

    周围的兵将听到老汉的话乐的哈哈大笑。

    其中一个年轻点的小兵见老汉仍旧是不明所以的样子,开口跟他解释了一下。

    “老伯,还捡什么柴火,你知道你救回来的那个孩子是谁吗。

    那是陛下的嫡亲骨肉,尊贵无比的魏王殿下,你救下了他还愁什么口粮,少不了给你的赏赐。”

    老汉听到这里,老脸也笑开了花,皱纹把眼睛都挡住了。

    本来只是看见一个孩子,出于好心救了他,怎么也没想到,会因为一时的善意改变自己的人生。

    (无论是古时还是今日,做出的任何事都会有相应的回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从古传今肯定有它的道理。)

    长安城外发生的事此时也传到了城内,各个文臣武将听到后都知道,今天这长安要变天了。

    刘东和红叶他们还在家中等着沈默,可是左等右等也没等到。

    直到从外边的传言中才知道了沈默的消息,这也使得几人焦急无比。

    沈默前段时间的伤才刚刚痊愈,怎么现在又出了这种事。

    刘东和红叶赶忙朝东宫而去,沈默和李承乾现在都在东宫接受医师的医治。

    可是他们只是一个丫鬟一个家仆,哪有资格进入东宫,被东宫侍卫们拦在宫门外着急万分。

    李道宗和李若影此时也知道了太子遇袭和沈默的消息,赶忙命人备车前往东宫。

    在东宫门外看到了着急的刘东和红叶,便带着他俩一起进去了。

    十几名御医正围着李承乾和沈默,李承乾一直被沈默保护着,唯一的重伤就是背后那一剑,此时已经包扎好并且醒了过来。

    可沈默就不同了,当时沈默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如果保护不好李承乾,自己包括全家都会人头落地,这一点错都不会有。

    所以也顾不上什么生死,一直挡在李承乾的面前,身上大大小小的伤口,看着就触目惊心。

    李承乾也知今日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全靠沈默奋不顾身的保护,不然根本支撑不到援军赶来。

    对这十几个御医下令,无论花费多大代价,一定要将沈默保下来。

    古时能进宫当御医的那都是医术佼佼者,治好沈默自然不在话下,只是为沈默包扎好伤口后。

    叮嘱众人的话仍旧吓人一跳。

    “老朽观这小郎君脉相,似乎前些时日刚受重创,元气尚未补足又遇今日之事,就算伤好。

    至少也需半年滋养,才得恢复正常。

    且这半年内每日都需进补汤药,隔三差五以人参雪莲等物熬汤补充中气。”

    滋养半年才能恢复正常,可见此次受创之重。

    不过也算安了下心,至少保住命了不是,人参雪莲这些东西,就算是沈家自己都能承担,算不得什么。

    李若影侧坐在床边椅子上,看着昏迷不醒的沈默心痛不已。

    中午还商量着过几日去长安城外观枫叶,下午怎么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

    此时已是傍晚时分,李世民对太子遇袭一事的雷霆之怒也降临了下来。

    大理寺彻查此事,行刺太子的叛逆全部株连九族。

    长安即日起戒严,由天策军接手城防及巡逻,直至找出这些叛逆在长安的藏身地与包庇之人。

    而这些叛逆的背后之人,也就是勋国公张亮得知此事后不以为然。

    只是有些可惜昨日没能得手,不然李承乾和李泰这两个嫡亲一死,定会引起李世民其他庶子母氏的野望。

    张亮既然敢行此事,岂会留下手尾,那些人都是张亮自幼养大的死士。

    他们在长安居住的地方,离勋国公府很远,平日张亮有甚命令,也都是派人前去传达。

    (据史记载,勋国公张亮却有谋反之举,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斩于西市。

    本文纯属虚构,所以在贞观元年就铺垫张亮之谋。)

    皇帝自古就被称为天子,而今天长安的天气也很配合城中的气氛。

    天色阴沉,昏暗暗的犹如李世民那张冰冷的脸庞。

    昨日在城外抓回的叛逆,押进大牢没等审问,就各自咬破嘴中的毒牙,中毒而亡。

    在长安城中能够豢养这种死士,尚未被人发觉,且行刺之时,还有重弩射箭,可见其背后之人隐藏之深。

    虽然人死,可天策军仍旧照人画像,拿着画像在长安城中挨家询问,是否有人见过画像上的人。

    询问到永和坊时,就有一男子感觉像上之人眼熟,好似在那见过。

    回想半天,终于想起了在何处见过,将天策军带至一处宅院外。

    带队的将领先命人将这宅院包围起来,然后用攻城木撞击紧锁的大门。

    这处宅院正是张亮豢养死士的其中一处,里面除了昨天出动的五十多名外还有三十余人。

    他们早在昨日就得知了消息,可是长安戒严,又不敢乱动分毫。

    早晚会被天策军寻到家门,心知逃也逃不掉了,可不能暴露张亮的身份。

    命人将所有信件焚毁后又在院内布置了不少陷阱。

    天策军将士撞开大门后就从里面飞出密密麻麻的弩箭。

    叮叮…当当…

    身为李世民曾经的属军,天策军的甲胄都是采用上等钢铁制成,密密麻麻的弩箭并未给他们造成大的损伤。

    唯一几个被弩箭射中腿部的倒在地上,但很快就退到了后边自行包扎。

    府宅内这三十余人见弩箭并未对他们造成伤亡,拿着刀剑,喊着为隐太子复仇的口号就冲了上来。

    可仅凭这三十余人,又怎会是近百天策军的对手,没过一会儿就被打倒在地。

    为首之人一见,心知不妙,这些天策军想要抓活口。

    冲众人高喊一声。

    “别忘了‘相父’和‘太子’对我等的恩典。”

    (这里的‘相父’指的就是勋国公张亮,而‘太子’二字只是为了迷惑天策军的人。)

    喊完后就咬破嘴中毒牙而亡,其余倒在地上的人听后也咬破毒牙而死,让天策军连阻拦的时间都没有。

    抓不到活口自然只能在这宅院内寻找了,寻到后宅的时候正好看到那些信件被焚毁的灰烬。

    若真是“隐太子李建成”的余孽,又怎会有信件的存在,命人再仔细搜寻。

    可那三十余人自昨天就消除与张亮联系的痕迹,又怎会让他们找到。

    搜寻无果,天策军将这宅院封起来后,就回宫向李世民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