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李王李 > 第五十章 石头记
    我们一路向西赶路。走到了一个河边,看到有几个桌子,旁边有人在做面条。

    “我们也去吃点面条吧,都饿死了”。王睿说到。

    于是,我们下了马,找了个桌子坐了下来。

    “让四匹马也休息休息,河边的青青绿草正和四匹马的胃口。”老李说到。

    旁边还有一桌人,他们在谈论着什么。仔细一听,竟然在研究《红楼梦》。

    我又来了兴趣,往他们那凑了凑,这回听的更清楚了。

    据说,在之前来的地方有一片古墓,一直被保护着。但前两年省里下来考古,在古墓里发现了不少的古物,最意外的是在古墓里面居然还发现了一部《红楼梦》本。

    一经出土,瞬间震惊红学界!

    这本书被学界命名为《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

    但没想到的是随着《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的横空出世,竟然顷刻间颠覆了那些红学大师们的认知。

    几百年来的诸多红楼谜团亦随之迎刃而解了!

    《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共有一百零八回,连消失的后二十八回都有。文气一以贯之,情节与前回毫无脱节之感,更重要的是人物判词和“畸笏”等人的批语大都得以验证,当属真本无疑。

    最新石头记的出现,完颠覆了我们对《红楼梦》的传统认知。

    原来《红楼梦》隐写的就是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那一段血泪历史啊!

    在清初严酷的“文字狱”高压下,作者不得不借“以家寓国”的方式暗讽了那段残酷历史,实在算得上是古今天下第一奇书了!

    《红楼梦》书中人物与朱明王朝的历史人物都可以一一对应。

    比如,贾母是老太太、老祖宗、老太君,影射的就是朱元璋。

    贾宝玉就是传国玉玺,喜欢红色爱吃胭脂,也就是离不开那红色的印泥。

    “通灵宝玉”上镂刻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传国玉玺”上篆刻的“受命于天,即寿永昌”也极为相似。

    黛玉就是崇祯帝的象征,爱哭,小性儿,多疑,率真。“玉带林中挂”就是朱明王朝的“朱”字。“木”字上加一带子。其与崇祯帝都是自缢而亡。崇祯自缢煤山古槐,黛玉亦自缢于柳叶渚边的槐树上,且时间都是阴历三月十九。

    王夫人影射的是明熹宗朱由校,也是意外落水成疾。朱由校1627年服用“灵露饮”而死,把皇权交给了兄弟朱由检,即崇祯帝。而王夫人的死何其相似于朱由校,她最后把她的“命根子”宝玉(玉玺)托付给了黛玉(明思宗崇祯帝)。

    宝钗象征着满清,因为她的名字里带“金”,这是满清的象征符号。她那金锁是人造的,不像“通灵宝玉”是神造的,金锁上面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铸造上去的,暗喻大清的“不正统”。

    带金的多代表满清,像鸳鸯(姓金)、玉钏、金荣等,后来都成了反面(清派)人物。鸳鸯是压垮贾府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有带水的、带北的,后来都倒向满清,例如北静王水溶、贾雨村等。

    夏金桂影射吴三桂,狡诈尚气,出尔反尔,对宝玉怀觊觎之心,且付诸于行动,最后不得善终。

    贾敬影射嘉靖皇帝。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

    贾环就是“家患”,喻指闯王李自成。贾蓉、贾蔷谐音“戎羌”,乃胡虏蛮夷之徒,象征满清。

    另外,湘云隐喻历史,香菱影射南明永历帝,王熙凤影射宦官魏忠贤,邢夫人象征大明刑法,贾政喻指大明朝政,元春、林红玉影射袁崇焕等等等等,大都能找到历史原型。

    《红楼梦》的原创作者是吴梅村,“曹雪芹”只是在原创基础上加以增删润色的修改者,并且只是一个化名。

    看来,再强的文字雨也堵不住百姓的口舌啊!

    试想一下在清初的“文字雨”高压之下,还敢在一本书上“伤时骂世”不是找死吗?

    书的最后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批语“本书至此告一段落,癸酉腊月书誊清。梅村夙愿得偿,余所受之托亦完。若有不妥,俟再增删之。虽不甚好,亦是尽心,故无憾矣。”

    听到这时,我想,这本书要是放在现在发表,能不能得诺贝尔文学奖。我什么时候能像他一样的水平?哪怕能赶上他的十分之一也行啊。

    听我说完,老李却说“放到现在发表,也许就成不了经典了。因为它太片面了!他所向往的朱明王朝,皇帝一个比一个奇葩。反倒是他厌恶的清王朝,却是没有一个昏君。

    正是因为当时官府抵制这本书,才把这本书给炒起来的。物以稀为贵么!

    最开始流传的时候,是在那些没有太多辨别能力的老百姓手里。等流传开来以后才被官府发现的。但那个时候已经无法遏制了。所以越是拼命的堵,反而是堵不住了。并且越传越变味,越传越对官府不利。这回好了,流传千古了!

    老李说的很有道理,我不住的点头称是。

    吃完了饭,我们向他们打听了一下道。

    我问他们“前面有村庄么?”

    一个青年说道“有的,沿着河,再往前走大约十八里地就有了,叫“文字村”。”

    “文字村”,这个名字起的特别,跟蚊子谐音。

    于是我就好奇的问“为什么叫文字村呢?”

    青年人说道“前面有两条山脉,这两条山脉是交叉的。前面那个村子,就在这两条交叉着的山脉下面。

    村子三面环山。前面有一条大河,河的南面又有一块大黑石台。

    这块石台乌黑,当地人称乌台。乌台的形状就像一个被翻倒的书案一样。但也正是这块像书案的乌台把河岸边的一个大的缺口给堵住了。要是没有这个乌台拦着,就没有这条大河了。

    从山的最高处俯瞰,就像是汉字的“文”字,因此而得名。”

    “哦,三面环山,前面是水,这可是上好的风水啊!”

    “谁说不是呢,按理说,这是块风水宝地。但这个村子却并不富裕,贫富差距也很大。只有少部分修桥的富了。

    踏踏实实种地的却穷的要命。因为这个村子经常下雨。雨水常把山上的沙石带下来。所以种地也就非常不好种。而且,水还大,一种地还爱涝。”

    “哦,为什么总下雨呢?”

    “因为村子被山包围着,山里还有水,所以村里常年有冷空气。其实,这种气候也不是坏事,夏天避暑非常的好。之前搞过一阵子旅游,只是规模不大,所以搞旅游也没发展起来。

    其实也不完是因为规模小,之所以没做起来,就是因为刚开始的时候太心急了。最开始来的人不多,所以,来点客人就往死里宰。到后来即使降了价也没人来了。”

    “既然旅游没搞起来,那就把水放了,好好发展一下农业被。”

    “其实之前来了一个乡长叫徐骏,想要把乌台打掉,把水泄出去,也不用都泄掉,还可以留一部分的。其他的水给引到下游去。

    然后呢,在村里面种些中草药材,发展药材等相关产业其实也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却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

    “为什么?这么好的创意为什么没有人支持?”

    “因为下游有古墓,要是往下游引,得先把这个古墓移开。除了移古墓以外,还得重新开凿河道。

    河道通了以后,还要在山上开荒种地,等到收成的时候可能得十年以后。所以他得不到支持,最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那村民没有意见么?”

    “一半有,一半没有。”

    “哦,为什么一半没有啊?”

    “没有意见的,是靠修桥为生的,村长也支持他们,所以就一直不动。”

    “哎呀,可怜这帮种地的农民了。”

    “村长为什么支持他们啊?”

    “这个么···就不好说了!”

    看这个青年面露难色,我也不便再继续多问了。于是我换了个问题,就是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

    小青年说“往前走大约十八里地的路程,就能看到我说的那个乌台。到那以后得做摆渡船。因为桥冲坏了,想要过河就得坐船。要不就绕山过去。

    这个桥十年一大修,三年一小修。今年正好是大修,得修半年吧!过了河,就是文字村了。”

    看来我们得快点走了,大约九公里的路程,快跑也得两个小时。我们表示感谢以后,就上马开路了。

    还好,路还算好走。我们骑着马一路飞奔。不到两个小时就到了青年所说的乌台了。

    上一艘船刚走,所以我们得在岸边等一会儿,大约二十分钟就能回来。于是我把手机掏了出来,想看看我昨天新发的章节。但我却发现,我的书有两章被咔嚓了!

    这两章很重要,要是被咔的话就衔接不上了。并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咔这两章,并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