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左先生为何如此抠门 > 第105章 人生第一股
    第二天,日上三竿。

    一对新人慵懒地横躺在大床上。

    “昨天晚上……会不会对小咖啡豆造成什么不良影响?”孙清娜羞红着脸,窝在左庸臂下问。

    “生命哪儿有那么脆弱!”左庸不以为然。

    他抓住孙清娜的手,放在自己手心里揉搓“不想起床,怎么办?”

    “不是订了三晚吗?”言外之意,还有72小时可消磨呢。

    “11月15号以后不想走,怎么办?”

    孙清娜翻了个身,俯趴着,托着下巴看仰躺着的左庸“你不想回美国啦?”

    左庸慢慢嘟起嘴巴,释放出孩子般的懊丧,有些撒娇道“在美国,一点都不好玩。日子过得很慢。”

    孙清娜拿手拨弄他撅起的嘴巴,笑道“等我的旅游探亲签证办下来,就去陪你。”

    “好。”

    “给我讲讲美国那边的生活吧?”

    “好。”

    从哪里开始讲起?哦,应该从硕士毕业后硅谷上班开始讲起吧。

    算起来,去硅谷上班,那是2000年年底的事情了。

    2000年初的美国,经济大环境非常好,高增长,高就业,股市一路高歌。年中的时候,美联储加息的问题,外加科技股业绩低于预期,已经隐隐透出不确定因素。

    硅谷的企业,晚半年确认了此中的不确定因素。

    左庸在2000年底去林特公司上班的时候,他的同事们热烈地向他祝贺,跟他说,他真幸运,找到了一家从来不裁人的公司。

    同事们告诉他,硅谷别的公司都是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地顺着市场做事。他们公司不,他们非常谨慎,顺势时不膨胀,逆势不沮丧,现金流充足,是个绝佳的靠山。

    左庸一听就来劲了。这公司的做派,超级对他的胃口呢。

    一位热心的同事在午餐时领他四处看看,林特公司的体量并不大,是幢三层t字形小楼。在他们公司附近,有一家超级大公司,思科。

    这里,那里,都是思科规划中的在建建筑。据说他们到知名高校抢了几百名2001届应届生,准备让他们在新建好的办公楼里大展宏图。

    可惜,2001年伊始,硅谷的公司们就感到了美国别处的公司早就感受到的经济增速下滑,不,其实是经济衰退。

    到2001年的4月,号称硅谷公司中从来不裁人的林特,也开始裁人。好在左庸的岗位极为特殊,并不在裁减之列。

    至于思科所建的那些新办公楼,就那么空荡荡地矗立着。那几百名本以为拿到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的offer,没想到,一毛钱工资没拿到,转眼就失去了这张offer。

    早一年毕业的左庸,比别人更深刻地想象了一把下一届优秀毕业生的悲喜。

    美股从2000年8月一路震荡向下,开启长达一年的下行期。上班之后,每个月手留余钱的左庸,开始思考投资理财的事情。

    他是从小领零花钱的人,从每个月2毛的意思意思,到后来每个月2块、乃至20块。左妈妈因为自己做会计,自己小时候领零花钱,也乐得将传统保持下去。

    关于钱财“积少成多”的道理,受益于那些零花钱,他从小就有深刻认识。

    贸然进股市,不是左庸的作风。

    他开始有意识收集投资有关的信息。听广播,看新闻,查资料。并非当一件迫切的事情去做,只是不间断去累积。

    比起含混懵懂的理财,他那时还有更热衷的事情忙着参与——薅互联网时代的羊毛。

    人间方一日,网上已千年。这句话用来形容网络发展的速度再合适不多。

    互联网经济的开端,是20世界80年代到90年代的事情。此后数年,与电脑有关的企业实现快速成长。

    互联网所开启的新兴商业模式电子商务,激起了投资者的热情。那时候,胆大的学生,敢于冒险的风险基金,合力让一些网络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他们中有亚马孙、易贝、雅虎等。

    当时这些公司正处在风险极高的创业期,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不过,资本向来看重预期。因为拥有美好预期,互联网公司的股票受到了追捧。

    互联网概念股的投机热潮,爆发了。

    风投资金、普通投资者为之疯狂,一些科技和商届精英也为之冲昏头脑。

    上千亿美元的资金涌入股市,抢购当时仅有几十只的互联网公司股票。这些公司拿到钱,便开始疯狂扩张,拼了命地忙着赔钱做电子商务。

    左庸薅羊毛的机会也由是产生。

    线下几十美元的背包,线上只要十几美元;线下十几美元的衣服,线上只要几美元……哦,还有线上拍卖,1元起拍。左庸下班之后,大量的时间花在了浏览各种竞拍网站上。

    漏,只要勤快,当然有的捡。

    只要有胡萝卜吊眼前,左庸都有动力。何况那些什么都拿到线上买的网络公司,为了抢占客户,比着烧钱,用行动标榜“我这里便宜”、“我这里免费”。

    午餐时,左庸听同事们热血沸腾谈论股票。谈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只要一个公司看上去与互联网有关,不管这家公司是赚钱还是赔钱,不管其主营是什么,股价都会被炒得“直冲云霄”。

    左庸不敢相信,便去查证。

    果然,新上市的公司都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同互联网挂钩,实在想不出办法的,索性在公司名字后面加上,或者在公司名字前面加上i或e。

    真是疯狂啊。

    左庸没心情薅羊毛了。他动了在股市搭顺风车的主意。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左庸那时候不懂,不知道看财务报表。他想的是,在游泳中学游泳吧。

    因为两眼一抹黑,就从众,决计选一些新兴互联网公司。

    千挑万选,他选了第一家纯网络银行,bank。利息很高,他在这个银行里也开过一个户。因为欣赏这种革命性的新趋势,便决定买它的股票。

    他花了1000美元买它。记得买的时候股价约为20美元一股,1000美元,购得50张股票。

    人生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