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宋朝败家子石小凡 > 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巧遇
    石小凡也有意气用事的时候,狗腿子们没有头。

    如果有,基本来福在狗腿子之间多少还是有些威严的。

    所以当石小凡犯错的时候,来福可以指挥狗腿子,硬架着他上车。

    不该来的,真的不该来赈灾。

    石小凡捂着胸口,他实在看不得这些人间惨景。

    如果知道会是这样,打死也不会来唐州。

    越往前走,饿殍越多。

    直到,终于他们看到了路边乞讨的活人。

    饥民们更像是一群行尸走肉,他们没迈出一步,都需要花费巨大的力气。

    求生的本能已经使他们变成了无法思考的动物,看到马车,他们本能的举起手里的碗。

    尽管知道这是徒劳,赤地千里都是饥荒。

    谁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再拿出来接济饥民了,石小凡推开马车门,狠狠的一脚踢过去“停车,我叫你停车!”

    ”、        这一脚力度之大,差点把朱大昌从马车上踢下去。

    朱大昌只好停住马车,还没停稳,石小凡便从马车上直接跳下来。

    他从车上摸出一些干粮,准备分发给那些饥民们。

    食物,使得原本摇摇欲坠的饥民们焕发了精神。

    他们抢着爬着争先恐后的奔了过来,石小凡给他们每个人分发着干粮,获取他内心的一丝丝安慰。

    这有什么用,你带来的这点干粮能救活几个人。

    而且,干粮都分了,自吃什么。

    顾不得这许多了,人生总得去做一些你或许会后悔但必须要去做的事。

    来福叹了口气,和狗腿子们一起下了马车,把各自车上的干粮拿出来,去分发那些饥民。

    每个人一个馒头或者半块饼,不能再多了。

    再多就不够分,半块饼下肚,继续有人伸出手,一脸的渴求。

    石小凡无奈的摇摇头,没了。

    他们的马车上,也已经没有了粮食。

    每个人的心情都很沉重,旺财走过来,问一个饥民“你们为何不留在柳河县,那里的县衙不发粮食么?”

    “粮食早就吃光了,没了。

    柳河县每天都饿死人,用板车一车车的往外拉。

    再等下去就是个死,出城也是死,我们不想等死,就出来了。”

    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说道。

    “县衙没设粥棚么。”

    旺财又问。

    那老者叹了口气“设了,可饥民太多,根本就不够。”

    “那你们去哪儿?”

    “不知道,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家是回不去了,走不动了路边一躺,就当回家了。”

    老者说。

    生存都是奢望,活着已经是在受罪。

    死就死吧,随便饿死在路边,一了百了了。

    石小凡默然,或许赵祯说得对,什么盛世、什么明君,这就是水深火热,昏君奸臣当道。

    赵祯是昏君,而我石小凡就是奸臣。

    我们自以为天下太平了,百姓过上好日子了。

    不愁吃,不愁穿了。

    实际情况呢,这唐州,这柳河县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百姓过成这样,每个人都难辞其咎。

    妄自菲薄的石小凡,没有了往日的笑颜,他指了指东北方向“往东北走,去叶县。

    那边的情况好得多,你们去了还能讨一口饭吃。”

    饥民们一怔,叶县。

    有人去过那里,那边没有遭灾,或许,是他们唯一的活路吧。

    只是,饥民若是源源不断的涌过去,叶县怕也撑不了多久。

    等你吃光了百姓们的热情,一粒米你也不会要到。

    “来福,拿纸笔来。”

    石小凡招了招手。

    来福去车上拿来纸笔,石小凡写了一份文书。

    然后,来福取过包袱,打开包袱从里面拿出一张授印。

    石小凡用授印在文书上印了一个印章,再把文书交给那老者“拿着他,去叶县交给当地县令。

    让他放开官仓粮食,在城内广设粥棚。”

    老者是识字的,他接过书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兹着令叶县放开官仓,城内粥棚一里路不得少于一个。

    粥需立筷,筷倒则拿尔人头祭奠。

    腾开县衙、学堂、医馆、庙堂安置饥民。

    下面的落款,是京西南路宣抚使大印。

    老者大惊,带着饥民伏地便拜。

    石小凡扶起他们,给他们指明了去叶县的方向。

    饥民们千恩万谢,扶老携幼的去了。

    这次,石小凡看到路边那些倒毙的尸体没有再说什么,他只说了两个字“上车!”

    狗腿子们面面相觑,小公爷的终于活过来了。

    活人毕竟比死人重要,前面还有无数百姓需要解救帮助。

    众人继续前行,走了约莫两炷香时分,马车再次停了下来。

    石小凡很庆幸,庆幸没有让曹小梅来。

    她不该看到这些的,如果你要快乐,就尽量少去接触一些阴暗的东西。

    石小凡不想让她和自己一样,负着内疚。

    穿越到大宋朝的石小凡确实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大事,他以为自己对于这个时代对于自己的人生问心无愧。

    可看到唐州的灾民,石小凡的内心崩塌了。

    如果、如果他早一点预测,知道会有闹灾,这里的百姓就不会这样。

    殊不知,天灾从来都是次要。

    真正的主因还是人祸,历史上无数次的证明,揭竿而起的百姓都是天灾加上官府的盘剥。

    如果地方官能有一丝人性,施仁政布恩,再上书朝廷赈灾,没有一场灾难是度不过去的。

    可这些狗官为了各自政绩,谎报瞒报的现象屡见不鲜。

    还有,官府的办事效率拖沓,许多灾情甚至直到过去了,朝廷才收到信息。

    当然,这与信息交通不发达也有一定的原因。

    可怕什么来什么,狗腿子们再次停下马车的时候,这次朱大昌主动打开车门,让石小凡看到了眼前的一幕。

    前面同样的停着一辆马车,要命的是那辆马车极其熟悉,是石小凡自己家的。

    马车旁一个红衣少妇,看起来年轻的更像是一个少女。

    她正在给那些饥民分发干粮,做着和石小凡一样的事。

    只是,她携带的干粮也并不多。

    “二舅,还有没有了?”

    曹小梅,她终究还是偷偷的跑来了。

    而且,这次她抓了一个壮丁,凌天扬。

    生无可恋的凌天扬是打死也不想来的,可架不住曹小梅的死缠烂打还有暴力威胁,凌天扬哭丧着脸从马车后面转出来“姑奶奶,都没了,再这样下去咱俩都得喝西北风了。”

    s:可耻的求一下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