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大宋的节操 > 第六十七章 高俅请客的内幕
    客厅中静悄悄的,虽然酒席丰盛,在座七人却无人享用,或闭目养神,或交头接耳,或云淡风轻,或愤愤不平。

    “禀太尉,四爷遣小人回报,他和李公子、李姑娘随后就到。”

    居中一位富态老人,挥手示意让仆人下去,便和蔼可亲笑道“诸位莫急,正主就要到了,老夫这宴席转眼就开。”

    “哼!”一位中青年一脸愤然,“吴学士,曹曚敢问,贵友伯纪先生的小儿子,年方几许啊?”

    吴敏故不在意对方的脸色,云淡风轻笑道“宗瑞贤侄啊,年方十五。”

    “十五?”曹曚脸色更黑,“黄口小儿罢了!堂堂童郡王、高太尉、内侍省梁公公、枢密院事蔡大人、步军司何帅、不才马军司曹曚,再加上你权直学士吴大人,咱们是准备问那小子军国大事,还是准备给他喂奶?”

    吴敏表示很无辜“这可是高太尉做东,曹帅问错人了。”

    曹曚被堵回来了,不由一拍桌子,愤愤向高俅问道“太尉,今儿这宴席,到底是个什么说法?”

    高俅呵呵一笑,见除了曹家这个炮筒子,众人皆是不动如山,便也云淡风轻笑道“这一吗,童郡王即将宣抚河东,老夫受官家所托,特意为童郡王摆酒壮行。”

    “不敢,官家恩重,咱家必以死报之。”童贯摸着残存的胡须说着漂亮话,可饱经风霜的黑脸却不见喜怒。

    吴敏心中暗乐,官家的性子一如从前,谁惹的事谁平。

    如今北疆女真蠢蠢欲动,还不是童贯当年力主联金灭辽闹的,现在当然逼着童贯去河东。

    可是官家做得也绝,生怕童贯面君推辞,便见都不见他,居然让高太尉出面,童贯自然委屈。

    高俅给了童贯一个爱莫能助的笑容,便对蔡攸笑道“这二吗,便是蔡大人和童郡王,受蔡太师所托,为官家送上至休请辞的奏疏,官家感念蔡大人忠君无私,特意吩咐老夫摆酒招待以示嘉奖。”

    蔡攸的脸也黑了,居然默不作声,连口头谢恩的表面功夫,都懒得做了。

    吴敏咬着牙才憋住笑,心想官家这事做得更绝。

    虽然蔡太师挺着老脸赖着不走,可好歹也鞍前马后效忠了二十余年,竟然逼着人家儿子劝老子退休,这小家子气和刻薄嘴脸,真是让人无语啊。

    这蔡攸也是憋屈。为了从西府转动东府,也尝尝宰执的滋味,竟然不顾父子纲常,不要脸地三番五次威逼老子。

    蔡太师打了几次太极,蔡攸这当儿子的,竟然就罢了妹夫韩木吕的官职,举着菜刀霍霍杀回家去,到底让蔡太师心灰意冷,上了请辞的奏疏。

    谁知道最后,蔡攸鸡飞蛋打,枢密院事纹丝不动,东府还是白时中和李邦彦。

    咬了一嘴鸡毛的蔡攸,官家也不稍稍慰问,也让高太尉出面嘉奖,还“忠君无私”,哈哈,蔡攸可怜呐。

    高太尉当然也心知肚明,官家的话捎到就止,转头对众人笑道“这三吗,便是曹帅刚才所问,为何要请李少卿之子。”

    “请太尉示下!”曹曚冷声问道。

    高太尉也不生气,笑道“李伯纪的御戎策,官家很是看重,听说这里面也有他小儿子的功劳,所以便让老夫和他参详参详。诸位也知道,老夫虽掌管三衙二十余载,倒不是因为老夫知兵事,不过是官家瞧着老夫忠心罢了。所以,为查疑补缺,评判效用,特请了诸位同来。”

    曹曚给气笑了“太尉,那也该是他老子来,您请个黄口小儿做什么?”

    高俅笑道“李少卿高论,说得极有道理,可若做起来却是无从下手。童郡王,您以为呢?”

    童贯冷声说道“不外乎钱财二字!”

    高俅拍手笑道“可不就是钱财吗?李少卿虽能,却也没蔡太师弄钱的本事。”

    何灌插口问道“难道这小子就能?”

    高俅高深莫测一笑“官家说,他能!”

    童贯闻言倒是一怔,随后哈哈一笑“那倒是不妨见见,若真有此才,倒不往我等会他一会。”

    梁方平点头笑道“童郡王所言甚是。”

    ﹟﹟﹟﹟﹟﹟﹟﹟﹟﹟﹟﹟﹟﹟

    高柄殷勤待客,李宗瑞自然不好推辞,而且熟知后世《水浒》,自然对高衙内他爹,也就是北宋球王极有兴趣。

    当然,小说不是历史,高俅不是“六贼”之一,他儿子高衙内自然也没祸祸林冲的老婆。

    可高太尉毕竟是当了北宋十余年的,日后老子若是要死守汴梁,自然离不开禁军的顶头上司,高俅高太尉。

    一进大堂,便见到“恭候”自己的七位大人。

    李宗瑞只认识吴敏,向对自己暗暗示意的吴世叔点点头,眼睛便向其余几人扫去。

    居中,一个相貌堂堂和蔼可亲的中年,一个黑脸抚须的蟒袍老者。

    左右,一个笑容可掬的宦官,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

    下首,除了吴世叔,还有两个武夫,一个傲气逼人,一个不动如山。

    见李宗瑞又失神失礼,李眉只觉丢脸,便快走两步盈盈矮身施礼笑道“眉儿见过童郡王,见过高太尉,见过梁公公,见过蔡大人,见过吴学士,见过何帅,见过曹帅!”

    见了天真活泼的李眉,众人都是和颜悦色,纷纷寒暄客气让座,李宗瑞也恢复了意识,随着李太守的称呼上前见礼。

    “小友,你就是李少卿之子李茂之,果然是一表人才少年有为,难怪得官家信宠。且上来就坐,让我们这些老匹夫,也瞧瞧李家的英才。”高俅虽没起身迎客,却也和蔼客气。

    诸人都是朝中大佬,虽然摆着身份辈分,可都不敢小瞧了这小子。

    好家伙,一个黄口小儿,先是在汴河打了王黼的孙子,不仅屁事没有,还拳打脚踢一番胡闹,就收拾了王黼、梁师成,当然还有刚刚至休的蔡京。

    就连曹彬的后人曹曚,虽然刚才一副义愤填膺,可此时见了这小儿,却也秉承了曹家的家风,居然也是憋气忍着。

    童贯最郁闷。

    一心收复燕云,最后成了笑话。

    官家虽赏赐了郡王之爵,却从此冷淡了自己。

    想走梁师成和王黼的路子,谁能想到这二位大神,却让这小子给一锅端了。

    端就端了吧,算他们倒霉。可这小子的谗言,竟然是一道便门,反而让自己不仅得罪了梁师成,还被官家和群臣误会成了幕后黑手,弄得自己里外不是人。

    这还没完,官家为了敲打自己,居然派自己和蔡攸去蔡府,对蔡京连劝带吓唬,生生逼着老太师退休请辞。

    蔡攸想当宰执,本王又没那个心思,这不是冤枉吗?

    也无所谓,官家的风朝堂的雨,自己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大不了以后翻身重来。

    谁知道李纲一道奏疏,再加上这小子一番胡说八道,自己又成了河东宣抚使。

    开玩笑,女真是那么好打的,这不是让咱家往火坑里跳吗?

    而最可恨的是,自己为天子平夏,为天子灭辽,虽然结果有些难看,可好歹也是执掌三军十余年的大帅。

    接了河东宣抚使的差事,刚刚要带着从僚出京赴任,却被高俅拉来问询兵事,还是问这个黄口小儿。

    童贯愤怒了。

    因为他发现,最近自己所有的倒霉事儿,全是因这个小子而起。

    这小子他娘的坑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