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xt5200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厨堂小师傅 > 第二十一章秀春请帖
    接下来的江莱百无聊赖地坐在家中,每天锻炼一下身体,调戏一下雪儿那三个丫头,一天就这么过去了,毕竟厨堂有他的徒弟们,而且他还让管家找了几个家仆在那里看着,应该不会出多大事情。

    在此期间,尹兰芝的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不过还是不能随意走动,但她却硬要倔强地装出可以行走的模样,实在是让看到的江莱有些好笑。

    今天,江莱倒是突发奇想,想要制作一点儿小玩意儿,但这小玩意儿还需要一些东西,说不得还得自己动手。

    于是他找来了他自己院落的一个小管家,这是他自己找来的,签的是十年的契约,此人是个中年人,面容普通,力气很大,但却不是一个武者,脑袋也有一些聪明,倒是把他这个院落打理的有模有样。

    江家的家仆也不是很多,也不过百十来人,要知道这已经是很少的了,如果是其他两个皇子的王府当中,光零零碎碎干活的就有超过千人,更别提那些护卫了。

    这个中年人名叫卢成,可以说是一个半奴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如果奴隶加入了某一个家族当中,如果在家族当中立了大功的话,就会被赦免,成为平民。

    而如果没有立大功的话,也可以有三次出头的机会,一旦得到家族中的主人首肯三次之后,那这个奴隶也可以变成平民。

    卢成已经有两次了,再有一次的话,他可以变成平民了。

    其实江莱知道大兴国的各项工艺都非常落后,也知道整个国家最好的工匠都会被官府所征召。

    他也学过历史,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那代表的是当时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

    直到后来,才有私营手工业的出现,而现在大部分的工匠都集中在官府所设的作坊内,使用官府供给的材料,然后再官员的监督下,没日没夜的加工官府所指定的东西。

    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他们的职业世袭,他们世代都为官府所劳作。

    江家其实也是有一些小铺面的,只不过……

    江莱在那个卢成的带领下,来到了江家的铁匠铺和木匠铺的地方,这里是一处小山峰,山峰下有一个小村落,叫做象山村,而那个小山峰自然也是叫象山。

    他们家的铺面就在沿着小山坡的地方,那里有一溜儿土坯房子,围成一个小半圆,房前建有几个竖炉,看样子应该是炼铁所用的。

    卢高差不多两丈,底径在一丈左右,中间的部位比较粗,两头略微窄小一些,外面有墙面,那是用一些石头砌成的。

    上面有装料口,下面还有鼓风口,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炉料下降和煤气上升的相对运动,这老师好像都有讲过。

    燃烧所产生的高温煤气穿过入料层上升,把热量传给炉料,这就能够算是预热的过程了。

    江莱还真没有见过古代的炼铁炉是什么样的,但这也不妨碍他看了一遍过后就知道了其中的原理。

    其实这也不用学过工业,这稍微有点儿物理常识就能懂,但毕竟这玩意儿看上去实在是有点儿简陋了。

    “这是炼铁炉吗?这为什么不开工?”江莱对着后面的卢成问道“还有这里的工人都到哪儿去了?”

    虽然说这里有点儿简陋,周围从矿洞里开采出来的都是一些普通的黄铁矿,练不出什么玩意儿来,但毕竟就不能这么闲着呀?

    卢成看了看这里,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于是他找来了一个在这里看守着的人,询问了一声,这才回答道“没错,这的确是练铁炉,但现在是夏天,太热了,炉温一直控制不好,再加上这里的工匠们都坚持不住高温,所以都闲下了。”

    “再加上这里的环境,还有家族中已经好久没用了。”卢成再次回答道“所以家族干脆让工匠们夏天和冬天就不干活儿了。”

    江莱点了点头,他对这方面也没有什么研究,炼铁好像需要多少度来着?

    一千度?还是一千五百度,管他呢,反正是一千度往上吧!

    当初要是好好学习就好了,在这里炼铁,炼钢,炼水泥什么的,这可都是挣钱的好想法,搞不好还能推动大兴国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

    哦,对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来着?老师好像有讲过,多少年没接触这个了?

    好像是蒸汽机……

    还有那个什么瓦特改良蒸汽机?

    还有电,那好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事情,好像还有什么电磁感应现象。

    不过后来江莱又一想,自己如果继续学习的话,那就不会炒菜了,这也是个麻烦事。

    算了不想了,现在已经这样了,想那么多,有点扯远了。

    古代的炼铁好像极为受困扰,应该是什么含磷过高造成的,再加上铁矿质量也不好,那些技术也达不到标准。

    煤,对了,就是这个,现在还是夏天,只有烧火做饭可以用到这个,冬天就能用的多了,这也是个赚钱的好门路。

    江莱又接着看了一眼象山,他想要将整个象山全都包下来,但是怎奈何,口袋中的干净程度胜过他的脸。

    只好无奈放弃,以后再找机会就是了,于是他又继续向前走着。

    一溜土坯房前是一个院子,院子当中是有那些炼铁所剩下的渣渣粉碎后铺上去的,全都是细细的小块儿,路面上厚厚的铺了一层,看上去坚实平整,应该可以无惧风雪。

    他又来到了另一旁,院落当中,似乎摆放着一架马车,只有一个简陋的底盘,并无挡板那些装饰。

    江莱走上前去,虽然说炼铁的工匠已经休息了,但木匠还在工作,于是他又叫卢成招呼工匠去了。

    江莱摸了摸底盘,捏着下巴围着这辆马车转了一圈儿,心中有些感慨。

    没错,他所要做的小玩意儿,就是这辆四轮马车。

    要说这四轮马车制作起来还是很简单的,可为什么泱泱中华五千文明,发明出了无数领先世界的技术,尤其是四大发明,那可是超前世界很多的。

    但他们却没人能够做出一辆四轮马车,这实在令人有些不可思议,也可以说是难以置信,但没办法,事实就是如此。

    古代的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那种两轮马车,说到底,他们就是没有解决一些问题,之前他上网也有过些许了解,现在很多都不记得了。

    但他还记得一些,有一些人找了很多理由,什么这因素那因素的,但其实在他看来,无非根本原因就是一个,那就是没有解决四轮马车转向的问题。

    要说马车直走,后退都没有问题,但转向一直是困扰古代人们的一个重要问题,别看只是多出两个轮子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四个轮子安装在一个固定的车架上,那无论怎么样都是无法转向的。

    要说古代人根本想不出来,但是江莱一个现代人怎么可能解决不了,这是问题吗?

    当然不是。

    就看这眼前这辆马车,虽然他只有一个底盘,但底盘四方面的四个轮子就能轻易的转向,毫无压力。

    这前两个轮子安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然后将这两个车架一连接,有一根立轴支撑着,这不就完美的解决了四轮马车转向的问题了。

    江莱四个轮子的汽车他造不出来,四个轮子的马车他还造不出来吗?

    但观看马车的工匠确实极为吃惊,令人惊讶的是其中一个头发发白的老者还激动了起来,立马朝着太阳的方向跪了下来,大喊道“感谢老天爷赐予我们。”

    江莱甚至有些发懵,这可是他制造出来的,怎么能说是老天爷给的呢,不过他也没有深追究。

    江莱做这个也就是为了能够舒服一点儿,他第一次坐马车的时候,那颠簸的他都难受的呕吐了。

    这头发花白的老者好像是这些工匠的头头,只有他一个人敢跟江莱对话,其他人都站得远远的。

    而且这老者很激动,以一种极为异样的眼神看着江莱,江莱都快有些受不了了。

    江莱所以只是匆匆留下了一道身影,留下来的卢成则诉说了江莱的要求,要求他们几天之内,照那个样子制作出几辆马车来,做好了有赏赐。

    江莱和卢成坐着极为难受的两轮马车回到了家中,一回到家中,雪儿就递过来了一张似乎是邀请函的东西,说是五皇子派人送过来的,一共有三张,一张是给老爷的,一张是给夫人的,而这最后一张是给您的。

    江莱笑着接过这邀请函,不看也知道,这是三种待遇。

    一个便是皇帝招待臣子,另一个便是皇后招待这些贵妇人,第三个便是他们了,自然是皇子招待他们这些纨绔子弟。

    看了一下才知道,是圣灵节庆贺的邀请函,圣灵节庆贺并不是在宫中进行,而是在京都的一个秀春楼举行,这也进行了好多年了。